生活中的确定性很少,几乎不存在。现实吝于提供关于这个世界的确切知识。因此,如果因为害怕冒险去做一些挑战我们理解力的事情,而不得不回避它,那么我们最终很可能会失去完成对我们至关重要的事情的机会。
问问你自己”有多少次,我因为无法确定自己努力的结果,而回避处理一个项目?当然,”如果我的努力没有成功,我会对自己有什么感觉?如果你和我们中的许多人一样,这种怀疑足以让你退缩,甚至在开始之前就放弃。
而且,在做决定时,你很可能不会把过早放弃努力的代价与尝试失败的代价相比较。这很具有讽刺意味,不仅因为失败与将自己视为失败者没有任何内在联系,还因为失败往往是迈向日后成功的第一步。在这里,耐心和坚持是关键,这两种美德远远胜过向焦虑屈服,从而放弃可能带来重大突破的机会。
决定追求目前无法确定的东西需要勇气。你需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即无条件地接受自我,或者说非自恋的、健康的、不可动摇的自爱–不会受到失败的威胁。正是因为你有勇气让自己变得脆弱,矛盾的是,这反而让你不那么脆弱。因为这样你才能接受自己(坦率地说)无法逃避的脆弱。这种冒着失败风险的意愿,可以引导你实现你一直无法实现的自我肯定。这是一种 “做得到 “而不是 “做不到 “的乐观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你的愿望不反映神奇的思维或虚无缥缈的梦想,这种态度就会对你大有裨益。
弗格森(L. Ferguson,2010 年)在《两极管理》一书中指出:”如果你觉得自己被某些行动方案困住了……两种对立的愿望、目标、价值观或承诺的两极会同时[牵引]着你。要知道何时从两极中的一极转向另一极,需要辨别力、经验,有时只是简单的试错。”最后她总结道,最好 “让平衡和流动成为你的向导”。
C.奥斯本在《职业发展的必备技能–处理模糊性》(2018年)一文中指出,”能够处理模糊性的领导者能够有效地应对变化,从容地换挡,在不掌握全局的情况下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并驾驭风险和不确定性。[他们]通常被描述为适应性强、灵活……即使没有[明确或决定性的]信息,也能满怀信心地做出决策或向前迈进”。
上述个性特征至关重要。因为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在可能行不通了,所以可能需要重新评估过去的解决方案。此外,大多数问题都不只有一种解决方案,因此,要想获得最佳判断,不仅要保持灵活,还要保持冷静、不动摇和开放(即你的思维不受焦虑的控制)。而且,在你还没来得及对自己选择的解决方案采取行动时,你一直密切关注的情况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除了这些考虑因素之外,那些能够适应不确定性的人还会意识到现实是多么的错综复杂–就像好人有时会做坏事一样(反之亦然)。
并不是说这种方法不能过度。因为在有些情况下,由于时间紧迫,无论是否准备就绪,都必须尽快做出决定。在各种情况下,长时间不做决定或拖延时间都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
同样,花时间详细考虑不同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通常比过于仓促地做出决定要好得多。如果不了解某个问题的心理动态、微妙性或复杂性,只是为了解决令人苦恼的焦虑而匆忙做出决定,那将是灾难性的。
杰西-辛格(Jessie Singal)在他的文章 “你如何处理不确定性?(2015)一文中,讨论了认知封闭的必要性。为了摆脱焦虑,许多人都要求尽快 “就某一主题找到 答案, 任何答案都可以”[斜体是他的],Singal 的文章结合了 A. Roets 和 A. V. Hiel 开发的一个测试,包括 45 个项目,用于确定你自己的倾向。该作者还引用了克鲁格兰斯基和韦伯斯特的 “终结需求 “量表,以帮助区分不同的人在得出减少焦虑的结论方面的相对需求。
那些在这一标准上较高的人被认为是非黑即白的思想家,他们的道德价值观简单化,对他人的判断如果不愿意重新考虑,就很难被取代。他们对重要问题不做决定感到非常不舒服,不承认现实中大多数 事情都是模棱两可的,存在着难以解读的灰色阴影。
快速决定者的另一个问题是,他们不会抓住机会学习新事物。因为他们的思维模式是固定的,而不是专注于通过比较和耐心评估不同的选择来获得成长。相反,反应较慢者的正念会让他们更专注于当下,从而做出更深思熟虑、更明智的决定。
最后,R. W. Eichinger 和 M. M. Lombardo 引用 J. Holmes 在其开创性著作《胡说八道》(Nonsense:The Power of Not Knowing》(2016 年)一书中,列举了模棱两可的惊人好处,认为那些无法从容面对模棱两可的人:
- 可能会在没有足够数据的情况下得出结论
- 可能通过添加不存在的东西来填补空白
- 可能因不够具体而使他人感到沮丧
- 可能会低估有序解决问题的价值
- 可能摒弃先例和历史
- 可能会偏向于新的和有风险的方法,而忽略了经过验证的解决方案
- 可能使事情过于复杂
在这篇文章中,霍姆斯获得了最终发言权,他在书中得出的结论是:”我们被设定为要摆脱模糊性,但如果我们参与其中,我们就能做出更好的决定……更有创造力,而且……更有同理心”。
这又何尝不是一条更好的道路呢?
原创文章,作者:Capta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ormemo.com/124966.html